多利亚人建立的斯巴达城邦多利亚人建立的斯巴达城邦斯巴达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 约在公元前二千年代初,一批由阿卡亚人组成的希腊部落来到了伯罗奔尼撒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阿卡亚人在拉哥尼亚建立了一些城市,当时拉哥尼亚各城市处于迈锡尼国家统治之下 公元前1100年左右,另一批由多利亚人组成的希腊部落从希腊半岛北部侵入了伯罗奔尼撒,其中的一支进入拉哥尼亚,毁灭了迈锡尼时代的城市文明 进入拉哥尼亚的多利亚人分为三个部落,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他们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由五个村落联成一个新的政治中心,这就是多利亚人的斯巴达城 它名之为城,实际上既没有城墙,也没有像样的街道 居住在这一带的多利亚人,称为斯巴达人 斯巴达国王翁布斯巴达国王翁布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730年斯巴达人逐渐征服了拉哥尼亚地区,迫使被征服的居民向其纳贡,这些被征服者居住在斯巴达人的周围,称作皮里阿西人(意为周围地区的居民) 后来居住在南部沿海希洛斯城的被征服者不堪斯巴达人的压迫而发动了起义 斯巴达人将起义者镇压下去之后,将他们变为奴隶,称之为黑劳士 斯巴达所在的平原贫瘠荒芜 公元前8世纪中叶,由于斯巴达人本身社会分化加剧和人口增加,为了解决土地不足,斯巴达人一方面向外殖民,另一方面侵入美塞尼亚,史称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约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720年) 结果,斯巴达人占领了整个美塞尼亚,把其居民也变成黑劳士 把侵占的土地在斯巴达人与皮里阿西人之间分配,斯巴达人分得平原的土地,皮里阿西人分得山区土地 约公元前640年至公元前620年,美塞尼亚人不堪奴役与压迫举行起义(史称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虽然给斯巴达人以沉重打击,最后还是失败了 正是国家逐渐形成的过程 原来已经解体的氏族制度,在征服过程中解体得更加迅速了,结果斯巴达人的部落管理机构转化为镇压被征服者的暴力机关 到公元前7世纪,斯巴达国家的基本体制大致上已经形成 按古代希腊人的传说,斯巴达社会和政治体制的确立出之于来库古的改革 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逐步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大多数城邦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腊一个城邦集团的领袖 公元前5世纪初,它没有派兵支援小亚细亚希腊城邦反对波斯的起义 公元前480和前479年,斯巴达人在波希战争中曾任希腊诸邦盟军统帅,与雅典等邦联合反抗波斯的侵略 此后,随着提洛同盟的建立和雅典势力的不断增长,斯巴达与雅典的矛盾日趋尖锐 公元前404年,在波斯的帮助下,斯巴达打败雅典,成为延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利者和全希腊的霸主 它的暴虐统治很快引起各城邦的不满和反抗 公元前4~前3世纪与雅典、忒拜、科林斯长期角逐,渐失优势 斯巴达公民内部贫富分化加速,失去土地和公民权者日增,“平等者公社”趋于瓦解,公民兵日益削弱 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入侵希腊城邦忒拜,大败,国王战死 随后美塞尼亚独立,伯罗奔尼撒同盟解体 公元前3世纪后期,斯巴达的社会矛盾尤为激烈,亚基斯四世和克莱奥梅涅斯三世改革相继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192年,斯巴达僭主纳比斯被杀,斯巴达被迫加入阿哈伊亚同盟,实际失去了独立 罗马帝国征服伯罗奔尼撒半岛后,公元396年斯巴达城为哥特人所毁 继而拜占庭入,以荷马史诗中的拉凯达伊蒙称此地 现为希腊南部城市 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埃夫罗塔斯河右岸 人口1 4万(1981) 是尤罗莱姆平原的工农业中心,水果、谷物、橄榄油、葡萄酒等贸易甚盛 亚历山大帝国的入侵大大消耗了斯巴达的国力,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斯巴达脱离了马其顿帝国的阴影,但其衰亡已不可逆转 公元前272年,已经衰弱的斯巴达人仍然在斯巴达之围中击败了伊庇鲁斯的皮洛士大王的进攻 虽然克里昂米尼三世在位时,曾尝试进行改革,一度使斯巴达重现生机,但在公元前222年,克里昂米尼三世统率的斯巴达军队在塞拉西亚战役败给了亚该亚同盟和马其顿国王安提柯三世的联军,克里昂米尼三世被逼逃亡,斯巴达从此走向衰亡 最后在公元前192年,斯巴达被亚该亚同盟并吞,而该同盟不久亦为罗马共和国所灭,斯巴达沦为罗马共和国的领土,从此不再以独立城邦的姿态出现 斯巴达社会分为三个等级:1.斯巴达人 城邦中的全权公民,完全靠剥削奴隶劳动生活,最盛时约有9000户 斯巴达成年男性公民加入一种军事性质的所谓“平等者公社”,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统治阶层 2.庇里阿西人 多住于城邦周围或沿海一带,从事手工业和商业 有人身自由,无政治权利,须给斯巴达奴隶主纳税和服役,无法享受其他专职斯巴达人的权利 服兵役时只能作为兵卒 3.黑劳士 属于斯巴达城邦所有的奴隶(见黑劳士制度) 为了镇压黑劳士奴隶,和不断对外扩张,斯巴达城邦规定了严格的公民军事训练制度 公民的孩子出生后,经体格检查合格才许收养 男孩7岁就要离开家庭,编入儿童连队,受初步的组织纪律训练;12岁以后要受严格的军事和体育训练 男子成年结婚以后,平时必须生活在军营中,参加聚餐和操练,直到60岁才可退伍 斯巴达政治制度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它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 国王有二人,分别由两个家族世袭,平时,主持国家祭祀和处理涉及家族法的案件 战时,一个国王外出领兵作战,一个国王在城邦内固守,两个国王相互制衡 公民大会由年满30岁的斯巴达男子组成 公民大会没有提案权 长老会提出提案,公民大会只有讨论权和表决权,表决时以呼喊声的高低决定,声高即表示通过 长老会议成员和监察官由公民大会选出,选举方式也是以呼喊声的高低来对候选人表示意见 长老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成员共30人,除去两个国王外,其余28人都在60岁以上的公民中遴选 任职终身,如有缺额,仍须从年逾60的公民中补选 一切国家大事先由长老会议讨论决定,然后交公民大会通过 如不能通过,长老有权宣布休会 长老会议又是最高司法机关,一切民法案件、刑事案件和国事案件都由它来审理 监察官共有五人,由公民大会一年一选,年满30岁的公民皆可当选 他们的职责是监督国王,审理国王不法行为,监察公民生活 从公元前5世纪,他们的权力不断加大,代替国王取得了主持长老会议和公民大会的权力,原归长老会议审理民法案件的权力也落到了他们手中 奴隶制是古希腊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斯巴达人(Σπαρτιάτες)在征服拉哥尼亚的过程中,把原有的居民变成奴隶,称作黑劳士 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又向邻邦美塞尼亚发动长达10年的战争,最后征服了美塞尼亚,将多数美塞尼亚人变成奴隶,并为黑劳士 黑劳士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每年将一半以上的收获缴给奴隶主,自己过着半饥半饱、牛马不如的生活 有一首诗中写道:像驴子似地背着无可忍受的负担,他们受着暴力的压迫;从勤苦劳动中得来的果实,一半要送进主人的仓屋 镇压黑劳士的反抗镇压黑劳士的反抗斯巴达人经常对外发动战争,因此黑劳士的军役负担十分沉重 希波战争期间,斯巴达人一次就征发了3 5万黑劳士随军出征 他们被迫去打头阵,用自己的生命去探明敌方的虚实,削减敌方的战斗力 黑劳士忍受不了斯巴达人的残酷剥削和野蛮暴行,经常举行暴动和武装起义 再加上黑劳士在数量上比斯巴达人多得多,斯巴达人就用一种叫“克里普提”的方法来迫害和消灭黑劳士 克里普提是秘密行动的意思 公元前8世纪前,斯巴达的文化、教育状况与古希腊其他地区无明显差异 公元前8一前7世纪,希洛人为反抗斯巴达人的统治,先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 起义被镇压后,斯巴达人为保持政权稳定,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浓厚军事色彩的措施,使整个国家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大兵营 斯巴达的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在斯巴达,教育被当作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 传说中的斯巴达国家的创始人来库古(Lycurgus)就曾指出,教育是一个立法者应该考虑的最主要和最重大的事务 由于这个原因,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体检制度 公民子女出生后,由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况 只有那些健康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养,身体孱弱或有残疾的新生儿则被弃之荒野 实行体检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种族在体质上的“优越性”,为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打下基础 在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的养育 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 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训练,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 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这些同时也是古代奥运会的主要竞赛项目)、神话和传说 此外,儿童也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 在国家教育机构中,儿童按年龄被分成若干小队,勇敢机警的儿童被选为队长,由20岁左右的青年担任教官(称为“埃伦”) 在“埃伦”之上,由“最高尚、最优秀”的公民出任“派度诺米”(即儿童的监督者),负责对儿童的教育 与此同时,“老人们也紧紧地监视着他们(即儿童——引注),常常来到他们的锻炼场,观察他们的体力和智力竞赛,这不是走马观花的观察,而是带着他们自己就是所有孩子的父亲、导师和管理者的意识来观察的 因此,在任何适当的时间和任何地方,对犯了错误的孩子都是有人警告和责罚的” 教育机构的生活非常艰苦,目的是为了使儿童养成坚毅、刚强、机警等品质 儿童们“头蓄短发,并习惯于赤足行走和几乎不穿衣裳的游戏 当他们12岁的时候,他们就不再穿内衣了,一年只领到一件外衣……他们成队成伙地一起睡在草垫上,这种草垫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刀是不许的——沿着攸洛它河折来芦苇编织起来的 在冬季里,他们就在芦苇垫子的材料里加上所谓的‘来克风‘,就是“蓟毛” 由于经常吃不饱,儿童常常被唆使去偷窃,如被发觉,将受到鞭打,以此惩罚他的迟钝 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ephebia) 入团前,青年们在神庙的祭坛前当众接受鞭打的考验,凡能忍受者为合格,忍受鞭打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将受到奖励;哀号求免者被剥夺入团资格 青年军事训练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其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是所谓的“秘密服役”,即在夜间对希洛人进行突然袭击 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与绝大多数古代国家不同的是,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是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 女子教育的另一目的是,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防守本土的职责 斯巴达持矛重步兵斯巴达持矛重步兵斯巴达人轻视文化教育 青少年只要求会写命令和便条就可以了 斯巴达人要求他们的子弟语言简明,直截了当,从小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 他们说话就像军事口令一样 有一次,一个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要斯巴达听从他的命令,否则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斯巴达国王的回答是:“请 ”这种简洁的回答后来被称做斯巴达式的回答 同样,斯巴达人轻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 斯巴达城里,几乎看不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和壮观的神庙,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村落 斯巴达人也没有制作出精致的艺术品传到后世 “长官们时常派遣大批最谨慎的青年战士下乡,他们只带着短剑和一些必需品 在白天,他们分散隐蔽在偏僻的地方,杀死他们所能捉到的每一个希洛人 有时,他们也来到希洛人正在劳动的田地里,杀死其中最强壮最优秀者” 在斯巴达和雅典的一次战争中,2000黑劳士立下战功,斯巴达人答应给他们自由,把他们带到大庙中给神谢恩 但他们被埋伏在大庙中的奴隶主屠杀了 黑劳士作为所有斯巴达人的公共财产,个别斯巴达人无权买卖黑劳士,但可以任意伤害黑劳士 在节日里,斯巴达人常用烈酒灌醉希洛人,把他们拖到公共场所肆意侮辱 黑劳士即使没有过错,每年也要被鞭笞一次,目的是要黑劳士记住自己的奴隶身份 为了镇压黑劳士的反抗,通过征服其他城邦攫取需要的资源,斯巴达人需要一只善战的军队 斯巴达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整个社会过着军事化的生活,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军事训练 为了防止斯巴达人内部贫富分化,斯巴达人不许从事工商业,不用金银做货币,而用价值低廉的铁币 斯巴达人除了军事外,不得从事其它生计 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精神,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 斯巴达重视生育,鼓励公民多生育子女 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 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 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 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 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 男女青年也会学习读书,写作,跳舞等 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挞一次 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甚至不许出声 争霸希腊斯巴达斯巴达波希战争后,斯巴达为了与雅典争夺霸权,因此统率其主导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进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火,最后斯巴达获胜 但双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结果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后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其后再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从此走向衰亡 希波战争(μποέμ παράδεισος πολέμου)斯巴达人的骁勇善战 在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以其本国精兵300人、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腊各其它城邦的联军,在温泉关抵挡了数量上远远超过他们的波斯军队,长达三天,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不得寸进,并且死伤惨重 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当地的居民背叛希腊阵营,带领波斯军队沿着山区的小径绕到希腊联军的后方,见此列奥尼达解散了希腊联军,留下300名斯巴达精兵与700名底比斯志愿军垫后 在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后,垫后的志愿军全军覆灭,但成功阻慢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所统率的大军前进,结果最后希腊战胜了波斯,斯巴达人应记一功 有关300士兵战胜波斯大军的历史,华纳电影公司在2007年将有关历史改编拍成了电影《斯巴达300勇士》 不过为了顾及电影效果的关系,和史实会有出入,包括人物造型等 一部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已经拍成电影,2007年3月9日上映 影片片名叫做《斯巴达300勇士》,国内翻译作《300斯巴达勇士》 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士兵前往军事要塞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血战 波斯人大兵压境,斯巴达将士泰然自若,浴血会战3日后,以斯巴达王列奥尼达斯为首的勇士们全部壮烈牺牲 预告片开始时候斯巴达国王吼出:“Tonight, we DINE in HELL!”(今晚,我们在地狱用餐 )萨拉米斯海战(Σαλαμίνα ωκεανό πολέμου)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战役 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鲁士统一伊朗高原 并灭亡了刚刚兴起不久的新巴比伦王国 虽然后来波斯发生内乱一度衰败,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在大流士一世强有力的王权下,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最终发展到东到印度河流域 西包括埃及,西北到达欧洲巴尔干 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波斯统治者被自己的赫赫武功所鼓舞,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对手,也是欧洲文明的代表——希腊 从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始终梦想征服西方文明的象征——希腊 于是就有了漫长的希波战争 波斯人的进军并不顺利 波斯帝国第一次对希腊的远征,在马拉松战役中被希腊雅典击败 使大流士一世抑郁而终 而作为他事业的继承者的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了他父亲的未尽事业 发动了第二次远征希腊的战争 萨拉米斯海战萨拉米斯海战波斯的第二次远征希腊作为波斯统帅的波斯王薛西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 波斯本来没有海军,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后,波斯人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 同时,和当时地中海的海上强国迦太基结盟,让他们牵制住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西拉丘斯 另外,在划分欧亚的赫拉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修建了两座浮桥 在色雷斯境内沿路建立多个后勤基地 在波斯帝国强大的武力威慑下,众多希腊城邦国家投降了侵略自己的波斯帝国 更派兵派船参战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自小亚细亚起兵50万,经赫拉斯滂海峡进入欧洲,通过色雷斯和马其顿,开始远征希腊 作为交战另一方的希腊,当时处于城邦格局状态 当时慑于波斯的强大武力,大部分北方希腊城邦国家纷纷投降 只有希腊两个最大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和其他少数城邦决定联合抵抗波斯的入侵 在陆地战场,斯巴达王列奥尼达亲自率领本国精兵防守希腊的第一道防线——温泉关 列奥尼达和他的希腊勇士们面对数百倍与自身的敌人毫不畏惧,拼死抗击,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没有丝毫进展,而且伤亡惨重 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的叛徒引导波斯军队抄小路进攻列奥尼达的后方,而防守后方的希腊城邦盟军未做任何抵抗就逃跑 导致列奥尼达腹背受敌,面对如此危局,列奥尼达下令让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军队先撤,而自己则和300名斯巴达勇士死守温泉关,在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斯巴达全军覆灭 斯巴达勇士虽然战败,但他们英勇的事迹流芳千古,被历代希腊人所传颂 而更重要的是,希腊军队在温泉关对波斯军队顽强的阻击为盟军雅典的海军展开和后方希腊民众的撤离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因此,没有斯巴达勇士在温泉关对波斯的顽强阻击,很难预料后来战局会是如何 斯巴达勇士的殊死抗击为盟军雅典军主帅特米斯托克利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波斯军虽然在温泉关战后速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土地,但当他们进入雅典城时,却发现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所有军民搬到战舰上与波斯军队血战,结果波斯军只得焚城以泄愤 希腊陆军虽然失败,但海军主力没有任何损失 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挥下,雅典300多艘战舰在萨拉米湾集结 萨拉米斯岛位于希腊半岛和波罗奔尼撒半岛之间,东面和希腊半岛仅仅相隔一条海峡 萨拉米斯海峡曲折狭窄,最宽阔的地方不过两公里,当时属于雅典领土 公元前480年9月,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派人假装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谎称雅典舰队内讧,应即时出兵,薛西斯当即上当,下令波斯海军全部600多艘巨型战舰驶进海湾 萨拉米斯海战正式打响 波斯王薛西斯亲临战场督战,准备亲眼目睹这伟大的时刻 当时的波斯战舰普遍高大,属于大型战舰 而希腊海军战舰通常有三十五米长,宽五米,舰艏有金属包裹的冲角 战舰平时使用风帆航行,战斗时收帆放桨,以求速度和机动性 有桨手170名,水手15名,军官5名,以及士兵15到20名,士兵装备弓箭和标枪,希腊海军战舰追求的是高机动性 通常远用弓箭标枪射击,近则以舰艏冲角撞击敌舰 这成为其后几百年中海战的主要战术 交战地域萨拉米斯海峡入口处被萨拉米斯岛阻挡,造成水道狭窄,波斯巨型战舰由于体积庞大笨重,一次只能通过几十艘,这使波斯海军被迫采用军事家最忌讳的添油战术,逐次投入兵力 波斯舰队排成几个纵列进入海峡 这时正值涨潮,海峡内暗流涌动,波斯巨型战舰尾大不掉,很难控制方向 还没等波斯战舰们向左调转船头,等候已久的希腊舰队就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上来 此时进入海峡的波斯战舰大约只有一百多艘,而希腊联军有三百七十艘战舰,形成以众击寡的局面 波斯舰队最外围的战舰横向面对希腊战舰的冲击,几乎全部被撞沉,这样后面的波斯战舰才终于转过身来,和希腊舰队绞杀到一起 萨拉米斯海峡狭窄的水面上挤满了战舰,交战双方都很难移动,这时雅典战舰上的重装步兵开始发挥作用,他们运用接舷战战术,纷纷爬上敌舰和波斯士兵格斗 波斯战舰上的士兵基本是弓箭手,根本无法抗击身披重甲的雅典步兵的凌厉攻击,往往十几个雅典步兵就能够毫不费力地制服一艘敌舰 没有被占领的波斯战舰纷纷掉头逃跑,但都被接踵而至的后续舰队堵住回路 而此时海峡外面其他波斯战舰并不知道海峡里面的战况,依然争先恐后地向海峡里冲击,希望在他们的国王薛西斯眼前表现一番 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波斯海军在海峡里被消灭一批,再进来一批,再消灭一批,再进来一批……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全军覆没 萨拉米斯海战,希腊联军海军损失约四十艘战舰,波斯人的损失没有详细记录,史学家普遍认为超过六百艘,而人员伤亡数万 而当时波斯帝国参战的舰队一共只有六百艘 这就表明波斯海军已经全军覆没 战后,波斯战舰的残骸和溺毙的士兵被海潮冲到萨拉米斯岛对岸海湾里,在几公里长的海滩上堆积如山,让人触目惊心 此战以后,波斯海军一蹶不振,将爱琴海的制海权拱手相让 波斯军队在萨拉米斯海战中的失败,使波斯彻底丧失了在爱琴海的制海权,由于是远离本土的跨海远征,波斯王薛西斯极其害怕被希腊海军切断他与本土之间的联系造成全军覆没 于是立即率领波斯军撤离希腊 至此希腊取得第二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将统率50000大军最后一次远征希腊,斯巴达统率伯罗奔尼撒半岛联军共三万与波斯陆军在希腊普拉提亚进行决战,此战希腊联军击毙了波斯大将,波斯军大败,最终撤回东方 同年,以雅典为首的希腊海军反攻波斯,攻入小亚细亚,攻占了地中海进入黑海地区的咽喉拜占庭 原先臣服与波斯的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纷纷脱离波斯的统治 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 波斯帝国由此走向衰败 公元前480年爆发与波斯和希腊之间的萨拉米斯海战,是整个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在此以前,希腊方面始终处于防守地位 此战后希腊转入全面反击 并最终将波斯击败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 斯巴达人信仰的神是赫拉之子战神阿瑞斯,阿瑞斯也被称作是军神,这也和斯巴达人好战、残忍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斯巴达人和马其顿人都认为自己有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血统,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也出现过讲述这个血统的台词 在PS2游戏中《战神》阿瑞斯被斯巴达人“奎托斯”杀死而成为了新的战神,所以在现代的很多斯巴达迷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把“奎托斯”当作是斯巴达的神 伯罗奔尼撒战争(Πελοποννησιακός πόλεμος)斯巴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实行对外扩张 公元前590年,斯巴达进攻提吉亚,经过30年战争,提吉亚终于被迫成为斯巴达的“盟邦” 如遇战争,提吉亚必须向斯巴达提供兵力参战 公元前546年斯巴达进攻亚哥斯,夺取了塞里亚提斯平原,迫使亚哥斯放弃了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霸权 从此在斯巴达武力威胁下,除亚哥斯、阿卡地亚北部和阿卡亚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各邦都接受了斯巴达的领导,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其中包括科林斯、西息温和麦加拉 为了维持斯巴达的霸权,斯巴达在盟邦内支持贵族派推行寡头政治,组建亲斯巴达的政府 这个同盟被希腊人称为“斯巴达人及其同盟者”,充分表明了斯巴达在这个组织中的霸主地位 同盟规定斯巴达有权召集会议,在同盟大会中,每个城邦不论大小都有一票投票权 同盟还规定对外作战时,各邦必须提供一定兵力和军费,由斯巴达指挥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雅典不断对外扩张,终于于公元前430年左右到达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顶峰 雅典在爱琴海,今保加利亚,今土耳其境内拥有大量森林,矿产,殖民地并实行雅典公民军事殖民政策 雅典的强大,使伯罗奔尼撒诸国越来越感到不安,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战争双方为了争夺希腊霸权,殖民地和自然资源,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战争的导火索之一为爱皮丹努斯事件,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平民驱逐了贵族建立了民主政治,但被驱逐者勾结异族人从陆地上和海上劫掠爱皮丹努斯 爱皮丹努斯派遣使者前往母邦科基拉,但科基拉拒绝援助其殖民地爱皮丹努斯 爱皮丹努斯转而向科基拉的母邦科林斯求助并答应将城邦交给科林斯人 科林斯招募了志愿军和愿意前往爱皮丹努斯的志愿者前往支援 科基拉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斯巴达并要求斯巴达和其他盟邦仲裁此案,并以加入提洛同盟威胁 科林斯人拒绝撤军并向科基拉进攻 此役,科基拉取得决定性胜利,击败科林斯海军并迫使爱皮丹努斯投降 战后,科林斯人为复仇积极扩军备战,科基拉人派使者前往雅典申请加入同盟,雅典与科基拉结成了防御性同盟并在随后的海战中共同击退了科林斯海军 科林斯请求斯巴达出兵援助 第二个导火索为波提狄亚事件 雅典人针对波提狄亚人采取了防范措施 波提狄亚是科林斯人的殖民地并由科林斯派遣官员管理,但由雅典提供保护并向雅典纳贡 雅典命令波提狄亚人拆毁面向雅典的城墙,交纳人质并驱逐科林斯派遣的官员 科林斯从此公开与雅典为敌 雅典的另一个敌人——马其顿国王派遣使者前往斯巴达试图游说斯巴达人加入对雅典的战争 在马其顿,科林斯的支持和斯巴达人对波提狄亚提供保护的担保下,波提狄亚人与卡尔基狄克与波提亚人一起发动了暴动 雅典将领卡里阿斯率领提洛同盟军队入侵波提狄亚 科林斯则招募志愿军和伯罗奔尼撒雇佣军共两千人前往增援 战斗的结果是伯罗奔尼撒军队战败,雅典人将波提狄亚围困,并蹂躏了卡尔基狄克和波提卡地区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之初的希腊世界在斯巴达的公民大会上,科林斯国代表痛斥雅典的破坏条约和侵略行径,麦加拉国则称雅典将其排除在雅典帝国的所有港口和雅典市场之外,与会各国代表无不希望斯巴达向雅典宣战 睿智而温和的斯巴达国王之一阿奇达姆斯以斯巴达贫穷和海军弱小为由,游说公民大会不要贸然开战,应以外交手段解决冲突并准备战争 而监察官之一森涅莱达斯则主张立即开战 公民大会的公民站起来分成两部分,支持立即开战者占绝大多数 公元前432/431年,在三十年合约签订14年后,斯巴达与雅典再次处于战争状态 雅典长期的霸权主义和武力兼并引得各希腊各中立邦惮于雅典,舆论明显偏向斯巴达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写道:“公众的舆论是明显的倾向于拉西代梦人(指斯巴达人)的,尤其是因为他们宣称自己是‘希腊的解放者’ 希腊各个城邦和个人都在以言辞和行动来尽力援助他们……人们普遍对雅典义愤填膺,不论是那些渴望脱离雅典帝国的人们,还是那些担心被雅典帝国吞并的人们,其心情都是如此 ”斯巴达陆军入侵雅典城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并在长城之外建立堡垒围困雅典 公元前404年,在波斯的帮助下,斯巴达打败雅典,成为延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利者和全希腊的霸主 斯巴达立刻在雅典实行由三十人议事会为首的贵族寡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