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峰来源于藏语,藏语中“冈”意为雪、雪山,冈仁波齐的藏语意为“宝贝雪山” 藏族人常用来尊称一些地位极高的高僧大德、上师大活佛等 所以这两个词合起来的称法,既表现了藏族人对冈仁波齐雪山的敬仰,又表现出了某种心理上的亲近,形容这座雪山就像身边的上师活佛一样 冈仁波齐峰所在的冈底斯岩浆弧是一个复合型大陆岩浆弧,其地质成因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运动以及上新世至更新世时期的地质演化和构造发展,例如板片俯冲、板片回返、洋脊俯冲、陆-陆碰撞、板片断离和岩石圈拆沉等多种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致使区内广泛发育东西向断裂构造并且出露丰富的地质单元 岩石圈的早期俯冲过程发生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220-100Ma),在早侏罗至早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岩石圈长期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钙碱性弧岩浆岩,长期的幔源岩浆作用导致了整个冈仁波齐峰地区发生了显著的新生地壳生长 在早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岩石圈以高角度向拉萨地体之下俯冲 洋中脊的俯冲过程发生在晚白垩世(100-80Ma),活动的新特提斯洋中脊发生俯冲,软流软圈沿板片窗上涌,使上升的软流圈、地幔楔和俯冲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导致了强烈的幔源岩浆作用和显著的新生地壳生长与加厚,同时发育有不同类型不同成分的岩浆岩并产生高温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晚期俯冲过程发生在晚白垩世晚期(80-65Ma),新特提斯洋脊俯冲后残余的大洋岩石圈继续进行俯冲,此过程发生有正常的弧型岩浆作用 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发生在古新世至中始新世(65-40Ma),两个大陆的碰撞导致俯冲的岩石圈发生回转和断离,引起了软流圈上涌和强烈的幔源岩浆作用 在此阶段,大陆碰撞导致的地壳挤压和幔源岩浆的底侵与增生,使冈仁波齐峰地区发生了地壳的生长和加厚 此过程形成了具有新生地壳弧型岩浆岩的化学成分的 I 型花岗岩,并大多显出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后碰撞挤压过程发生在晚渐新世到早-中中新世(40-8Ma),主要发生地壳的继续加厚,以及发生加厚的下地壳高温变质和部分熔融,此过程在冈底斯南部广泛发育具有埃达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斑岩、二长斑岩、英安岩和流纹岩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中心位置在东经81 3°,北纬31°附近,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 冈仁波齐山顶海拔高度6656米,山脚海拔4500米左右,高差2100米 峰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四壁十分对称,形似金字塔 冈仁波齐峰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地貌,冈仁波齐峰的山体形状呈尖锐的锥形,整个山峰由岩石和冰雪构成,其峰顶覆盖着永久积雪和冰川,拥有陡峭的山脊和悬崖峭壁,山峰周围则分布着草甸、亚高山灌丛、高山森林、冰川湖泊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 冈仁波齐峰海拔高度为6656米,山峰四壁非常对称且光滑,整体呈规则的四棱锥体 冈仁波齐峰经过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冈仁波齐峰的腰部是较大的淡红色平台,平台边缘被冰雪侵蚀风化严重,呈犬牙状 平台之上有一圈凹进去的经过冰水冲刷作用而形成的冰漕,这些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的岩层组成了佛教中的“卍”字纹图案 峰底坚硬的花岗岩托举起近2000米厚度的、由砾岩和砂岩相间构成的水平岩层,在经年累月的风化冰蚀作用下,岩层被塑造成一级级通往峰顶的台阶形态,累积的冰雪把平行线条勾勒得更为明显 同时,冰川强大的溯源侵蚀作用从不同方向不断向峰顶、山肩侵蚀,像切割钻石般精确打磨着每一面山体,每一条沟谷,棱角分明 气候冈仁波齐所在的普兰县属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 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 年均温3℃,极端最高温26 5℃,极端最低温为-27 5℃,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 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 8毫米,40%集中在8月份 普兰县普兰县水文湖泊“玛旁雍措”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 位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 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 8米,面积412平方千米 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 湖水矿化度400毫克/升,属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 以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 湖岸线平直,周长83千米,岸线发展系数1 15 玛旁雍措玛旁雍措拉昂措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在冈仁波齐峰和纳木那尼峰之间,与玛旁雍措湖相邻,海拔4573米,主要以两峰的冰川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面积较小,约为268平方公里,为内陆咸水湖,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所以也被称为”鬼湖” 拉昂措拉昂措河流冈仁波齐峰以及冈仁波齐山脉的其他山峰覆盖着众多的冰川,形成了庞大的冰川系统 这些冰川在高山地区积累了大量的冰雪,随着气温变化和重力作用,冰川逐渐融化,形成了众多的河流 这些河流从冈仁波齐山脉的高山区流出,形成了丰富的水系,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 马甲藏布河,位于县驻地西北部,藏语意为“孔雀河” 汉字曾译马甲咯布、麻楚河、孔雀河 源于境内西南部,东南流出国界入尼泊尔境,改名为呼那卡那里河,汇入恒河,最后注入印度洋 在中国境内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3020平方公里 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分别向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尔 这些河流均发源于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冰川 ▲卫星影像4200米视角下的森格藏布(狮泉河),河流不断改道▲卫星影像4200米视角下的森格藏布(狮泉河),河流不断改道植物资源冈仁波齐所属普兰县境内有众多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 植物有高山柳、锦鸡儿等 动物资源冈仁波齐所属普兰县的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黄羊、野牦牛、野驴、黄羊、羚羊、岩羊、盘羊、狼、猞猁、山豹、旱獭、黑颈鹤、雪鸡、黄鸭、野鸽、野牛、岩羊、雪豹、金雕等20余种 有约1万余头(只) 集中活动的区域在公珠措、霍尔、巴嗄地带 起舞的黑颈鹤起舞的黑颈鹤普兰县矿藏资源分布较广 探明的煤炭、铜、稀有金属矿储量大 西部门士有煤矿开采 其境内的石灰岩、硅岩、铅、锌、锰亦有开发价值 冈仁波齐的转山分为内转和外转两条转山线路 内转以冈仁波齐正南面的因揭陀山为中心,因揭陀代表了十六尊者之首,其周围的山水象征诸罗汉、菩提、声闻和独觉等 内转的宗教资质门槛较高,外转十三圈才有资格进入内转 转山线路转山线路卓玛拉山口,是一个雪山环绕下的面积不小的山顶盆地,海拔5700多米 四周环绕着一座座大小不一的雪山 卓玛拉山口卓玛拉山口碧绿色的天池,藏语称为托吉措(意为“慈悲湖”) 它是冈仁波齐转山路上的一个小湖泊,位于转山路上的卓玛拉山口处 慈悲湖慈悲湖塔钦是离冈仁波齐最近的城镇,在中心大街上就可以看到神山 这座因旅游观光和宗教转山兴起的小镇,如今吃住设施日趋完善,从普通客栈到星级酒店应有尽有 塔尔钦小镇是转神山圣湖的营地,远道而来的信徒会在这里做出发前的准备,返回后也会在此休息,所以这里在每年5月至10月一直人来人往,来自印度、尼泊尔、俄罗斯等国的信众人数,大大多于来自国内的游人,一些小餐馆、小卖部、小浴室的招牌上还写着英、俄、印三国文字,使得小镇有几分国际化的派头 塔钦塔钦江扎寺在塔尔钦镇的东北方向在所有环绕神山的寺庙中江扎寺规模最大寺庙相传是直贡噶举派修行者古亚岗巴修建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一度是神山圣湖地区的宗教中心 江扎寺江扎寺色龙寺与江扎寺隔山相对,规模相对较小,有很多印度和尼泊尔香客会去朝拜,因为该寺主供来自印度的莲花生大师,色龙寺是一座两层红色石楼,在寺庙周围,有很多石头垒砌的玛尼堆,半米高 色龙寺色龙寺十三金塔,在一条半天然形成、半人工开凿的山岩凹槽中,安置着十三座宝塔,每座宝塔的顶部由黄金包裹且由五彩经幡贯连,塔基四周放置了很多珍贵的法器及信徒的供品,爬上十三金塔需手抓经幡连成的天梯,攀登百余米高的垂直悬崖,对天气适合程度以及体力、意志要求都较高 十三金塔十三金塔转山路上,曲古寺、止热寺都是观冈仁波齐的寺庙 曲古寺观冈仁波齐西面,止热寺观神山的北面 曲古寺距离经幡广场2 8公里,相传由古仓巴大师于13世纪修建,因主供佛像“曲古”而得名 寺的下方有难以辨认的隐秘象洞,据说是莲花生到冈仁波齐修行时住的地方 站在寺庙的观景台上,可以近距离欣赏冈仁波齐西壁的风光,白雪覆盖的山巅,在高原的阳光下闪烁耀眼 在曲古寺内,也可以透过天窗,看到另一角度的冈仁波齐峰 曲古寺曲古寺止热寺,位于拉曲北侧的仲隆山上,是礼拜神山北壁的绝佳之地 站在止热寺前隔河相望,神山前面有三座稍小的山峰,从东到西分别代表了文殊菩萨“央迈勇”、观音菩萨“仙乃日”,金刚手菩萨“夏诺多吉” 止热寺止热寺聚集在冈仁波齐的宗教纷繁复杂,但却在冈仁波齐脚下用同一种仪式表达信仰:转山 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 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 按照苯教仪轨,他们转山是逆时针转;而藏传佛教信徒和印度教信徒是沿顺时针方向 在这里,人们不会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心生隔阂,都会微笑示意,送上真挚的祝福 普兰县附近的崖壁上有许多密集的洞窟遗址 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当地山体很适合挖掘洞窟,洞穴内不但冬暖夏凉,住在山崖上居高临下,还能抵御强盗 寺庙主体都建在崖壁上 寺庙的大部分空间都修建在崖壁的洞穴里,外面看到的只是通道和窗户,上面斜挂着数条经幡迎风起舞 顺着寺内一条又陡又窄的阶梯攀援而上,从寺庙悬空的阳台,可以遥望普兰县城和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脉 古普尔寺古普尔寺古宫寺所在的普兰达拉喀的山顶上也有一座神奇的寺庙,它就是贤柏林寺 贤柏林寺曾是阿里地区的第一大寺庙,建于十七世纪初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期,属拉萨格鲁派的哲蚌寺管辖 贤柏林寺贤柏林寺2004年,冈仁波齐国家级森林公园成立 2024年4月20日起,冈仁波齐正式开山,与此同时,阿里一山两湖景区及相关配套设施也将同步开业 2023年9月19日,首届“秘境之约|中国西藏冈仁波齐世界旅行者大会暨环保公益行”大型活动携手网络流量达人和全国环保公益志愿者重返冈仁波齐脚下,隆重发布冈仁波齐守护者计划宣言 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各界的环保形象大使、环保志愿者以及参与本次活动的多家汽车俱乐部志愿者在冈仁波齐山脚下践行公益助学,清理景区沿路垃圾,并在海拔5656米的卓玛拉垭口宣读启动“守护者计划”宣言 《冈仁波齐》 一场震撼灵魂的朝圣之旅,不谈信仰只为修行 电影讲述的是“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他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 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 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 11位素人和一个电影剧组组成了一支特别的朝圣队伍:历时一年,穿越生、穿越死、穿越2500公里直至抵达道路的故事 冈仁波齐电影海报冈仁波齐电影海报第四届深圳青年影像节颁奖典礼在深圳广电集团1800演播厅举行 现场颁出本届影像节的34个奖项,涵盖纪录片类、剧情片类、动画片类、公益作品等单元 其中,藏族题材纪录片《磕着长头转神山》进入竞选单元并斩获“最佳纪录片”奖项 《磕着长头转神山》是藏族青年音乐人尕让邓真初次尝试的纪录片作品,也是一次从不同视角揭秘藏族文化的特殊历程 虽然只是传统转山的一次记载,但它时刻流露出面对社会与职场,繁华与浮躁背后的磨练与挑战,更是对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种诠释 在这部纪录影片中看到了超越宗教信仰的藏族文化 藏地有很多神山,冈仁波齐是一处世界上罕见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 人们从地球的各个角落,聚焦冈仁波齐 每年来此朝拜的信徒和旅行者无可计数 到冈仁波齐脚下转山,是一个佛教徒或印度教徒或苯教徒或印度的耆那教徒,一生的最大夙愿 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 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关于须弥山的版本并非冈仁波齐一种,但冈仁波齐以其天然曼陀罗式的山川布局,偏远的地理位置,以及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圣湖构成的神圣威严的“冈措”(神山圣湖对应地形)和数千年来宗教文化的熏染,最终赢得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印度宗教派别耆那教,许多教主的修习和成就地均位于冈仁波齐 传说历史著名的二十五个教主之首的耆那(又译大雄)本人,因常年在冈仁波齐苦修得道而创立此教 在苯教的经典中,对冈仁波齐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原始苯教时期 苯教三界的宇宙观认为,整个宇宙分为三层,上界为神界,中界为年界,下界为鲁界 年界是人间,鲁界是大地底下充满各种鲁(即水栖生灵)的世界 冈仁波齐神山外形如十字形金刚杵形的水晶石,不仅是人间的中心,还是三界宇宙的中心 它下伸到鲁界,其山峰直刺神界之域,贯通宇宙三界 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冈仁波齐被作为胜乐金刚的圣地 广为流传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尊者米拉日巴和苯教法师那若本琼在冈仁波齐斗法的故事 12世纪竹巴噶举派高僧郭仓巴开辟了冈仁波齐的转山路,如今的冈仁波齐转山路就是那时初步定型的 冈仁波齐转山门票150元最佳转山时间5月中旬—10月注意事项1 阿里地区属于边境区域,根据相关规定,前往阿里转山必须办理边防证2 景区咨询电话:4006666712资料来源线路一D1:塔尔钦—经幡广场—止热寺D2:止热寺—不动地丁—(坐车)宗堆—(坐车)塔尔钦线路二D1:塔尔钦—经幡广场—止热寺D2:止热寺—卓玛拉山口—尊追普寺D3:尊追普寺—宗堆—塔尔钦资料来源